旅遊本是生活的一部份;然而,樂極生悲的事故防不勝防!旅途中,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自我承擔人身安全是個人的責任!很多旅客自我意識是習慣左邊行 駛,結果在右邊行駛的國家越過馬路時,往往是險象環生、萬分驚險!可是在事件當下,旅客總會自辯“不是我的問題”,把事件的責任歸罪於導遊、領隊、旅行 社、機師或觀光景點管理處!假如旅客個人有危機意識感的話,會較善於掌控情緒與態度,會再三警惕自己;預防勝於治療!
挪威南部著名天然風景名勝“講壇巖”(Preikestolen)發生了一起意外:一名西班牙遊客成功攻上605米高頂後,獨自站在無人工防欄的斷 崖邊自拍,結果不慎墜落山谷,一命嗚呼!過後其家屬怪責有關當局,因為沒有在懸崖上設置安全圍欄而間接導致悲劇!挪威當局卻狠狠的回應說“講壇巖自上世紀 開放給觀光客以來,每年有數十萬遊客慕名到訪,可是這次不幸的意外還是百年來的頭一遭!關鍵是,那位仁兄根本沒有自我保護的危機意識感!”原來,挪威人維 京後代天性與隋性教育養成了與大自然共處的常規!挪威人相信任何的加工行為,將一舉糟蹋大自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而且,故意的人工護欄、醒目圍籬以及過於 叮嚀的告示牌恐怕更加會創造出“虛假的安全感”,這反而會鬆懈旅客本該具備的警覺心!
對旅途中預想不到的突發事件,一般旅客蒙查查不知該如何應變處理;大件事如仙本那綁架、韓國沉船、馬航失蹤、嚴重病毒感染等總會被提昇到國家級的危 機處理級別!然而,不是大事小事都關國家事啊!旅途中的沙塵暴、颱風豪雨、暴風雪、地震、海嘯乃至山崩地裂的天災所導致的危害,遇到了,“怎辦、誰來 辦”?!當然,旅途中食物中毒、水土不服、高山症、發高燒、跌倒骨折等都是個人得第一時間優先處理的事項;微者輕敷、重則送護!其實,遊客最沒有危機意識 的就是“錢包與護照被扒”;這也是最麻煩的突發事,因為辦理臨時護照文件很費時費力,而且不是所有在外使館都是那麼的平易近人!
台灣、香港、新加坡、日本的消費者“旅途安全和旅遊保障”是受立法監督的。所以它們的國家旅遊局,甚至旅遊公會都無時不具備危機意識感;它們一直都 在通過各種資訊管道來教育旅遊消費者有關“旅遊注意事項”:其中如何做個文明旅行者、入鄉隨俗等的教養問題也被觸及!萬一遇到緊急突發事件,該先聯絡哪 裡?如果遇紅色警報,如何撤離?當然,所有你的損失,它們都會協助你向旅遊保險索取合理的賠償。
大馬旅客可就沒有那麼的好命了;就算你參加的旅行團正在國外走著行程,可是在國內的有關旅行社突然宣佈倒閉,導致國外地接社可能在途中放棄接待,那 你得自己保重!千萬不要坐在地等待政府、甚麼公會的來打救你;對不起,因為這“等待”不出現在你的處理危機概念條例裡!你詞典裡寫的是“醒目點,隨機應 變”!(星洲日報/蘋果看世界‧作者:李桑‧蘋果集團董事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