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Travel Info (page 3)

Travel Info

【更新】出國購物“算一算”‧逾400須繳消費稅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15日訊)外國人入境大馬及大馬人外出再返國時,所攜帶物品不包括菸酒等若超過400令吉,超額物品須繳稅非新鮮事,但許多人並不知情,而關稅局也沒有嚴格執行。   政府本月13日通過憲報公佈最新消費稅豁免物品和服務清單,而在減免(relief)的項目中,有一項引起民眾疑慮,即任何進入大馬境內者,不能攜帶超過400令吉的物品(包括紀念品和禮物)。 由於國人常在外國旅遊時大量購物,所買物品價值可能超過400令吉,因此認為關稅局所設徵稅門檻過低。   根據關稅局入境大馬物品豁免徵稅指南,以下物品供個人用途,不必繳稅; (a)不超過1公升酒 (b)不超過200支香煙 (c)不超過3件新服飾 (d)不超過1雙新鞋子 (e)1個移動式電子或電池用器 (f)不超過75令吉食品 (g)除上述物品外,總額不超過400令吉(包括紀念品和禮物)的物品;若來自國內免稅區如刁曼島、納閩及浮羅交怡,物品價值不超過500令吉。 關稅局沒嚴格執行 由於國人常在外國旅遊時大量購物,所買物品價值可能超過400令吉,因此認為關稅局所設徵稅門檻過低。 鄰國新加坡也有類似的條例,不過豁免繳稅的物品價值可高達600新元(約1千530令吉),遠比大馬高。 換言之,大馬人在國外旅遊購買昂貴的物品如名牌包包回國後,若沒有申報直接走綠色通道,一旦被關稅局職員攔下,很有可能要被徵稅,只是目前執法官員以抽樣的方式檢查民眾隨身物品,而沒有嚴格執行400令吉物品豁免的規定。 指定商店消費滿300 外國遊客享退稅 外國旅客日後來馬購物,及使用各類服務也要繳付消費稅?答案是對一半,為了打造我國成為購物天堂,政府也決定效仿其他國家,推出旅客退稅制(TRS),讓符合資格的旅客所有被徵收的6%消費稅。 明年4月1日落實消費稅後同步落實的旅客退稅制,顧名思義是讓外籍旅客在國內購買物品後離境時,索回消費稅,但相關旅客要符合多項條件包括使用空運離境、在指定商店消費滿300令吉、退稅代理會徵收手續費等。 退稅門檻比鄰國高 不過大馬的旅客退稅制,相比之下比鄰國新加坡和泰國都來得高,新加坡的退稅門檻為同店累積購物100新幣(約255令吉)、泰國則是2千泰銖(約205令吉)。 舉例說,一名外國旅客在獲得政府認可的商店,購物價值超過300令吉的物品,該名旅客需在現場向店員出示護照和索取退稅表格,當場填寫必要資料如抵達和離開大馬日期、購物日期、明細、消費金額等,同時雙方簽名。 當該名旅客準備離境時,他在機場時需要攜帶所購買物品、護照和退稅表格,前往關稅局柜台核准,一旦獲批則可前往退稅柜台取回款項,已被徵收的消費稅金額,可以現金(不超過300令吉)、支票、匯入銀行戶口及信用卡方式取回。 政府也設下一些限制包括大馬人及永久居民不能享有退稅優惠,且外國旅客在國內所購買的煙酒、消耗性及沒離境產品也不能退稅等。 不過,現階段政府尚未公佈參與旅客退稅制(TRS)商店名單,也不清楚退稅代理手續費等細節。 旅客退稅制(TRS) 符合資格旅客條件如下: 1 單店消費滿300令吉 (可累積收據) 2 在指定已註冊消費稅系統的商店消費 3 限於使用空運服務離境者 4 指定退稅代理可徵收手續費 5 在購物後3個月內申請退稅 6 煙酒、消耗性及沒離境產品不能退稅 7 大馬人及永久居民不能退稅 消費稅知多少 ●何謂消費稅? 稅收是政府主要收入來源,大馬多年來過度依賴石油稅,落實消費稅能擴大現有稅收基礎,有關稅制也被廣泛視為能更公平和有效徵收稅務,消費稅也將取代現有的銷售和服務稅。如今全球已有逾160個國家徵收消費稅,在東盟10國中,僅有大馬、緬甸及汶萊尚未落實。 ●何時落實? 2015年4月1日起 ●消費稅率? 6%。 ●誰要註冊? 年度營業額滿50萬令吉的商家須註冊,營業額少於50萬令吉者可志願註冊,以索回被徵收的進項稅(input tax)。 ●稅率種類? 根據消費稅制度,所有物品與服務,將會分為5種類,包括標準稅率(Standardrated)、零稅率(Zero-rated)、豁免(Exempt)、納稅範圍外(Out-of-scope)及減免(Relief)。 政府目前所定下的標準稅率為6%,舉例說,一名消費者購買原價100令吉的電器,他最終需要繳付106令吉,所有沒被點名豁免稅務的物品或服務,在明年4月1日後,都需要繳付消費稅。 ●想進一步瞭解消費稅詳情? 可瀏覽關稅局網頁http://www.gst.customs.gov.my或撥打消費稅專線1300888500或0388822111。 資料來源:大馬皇家關稅局HD

Read More »

Tourism campaign to regain Chinese confidence in Malaysia

Tourism and Culture Minister Datuk Seri Mohamed Nazri Abdul Aziz told the Dewan Rakyat today the ministry would aggressively promote Malaysia at several cities including Wuhan, Tianjin and Chengdu.   KUALA LUMPUR, Oct 15 — The government will intensify the Visit Malaysia campaign promotion in second-tier cities in China to bring back the confidence of Chinese tourists to visit Malaysia. ...

Read More »

Nasi lemak as food icon to Japan market – Tourism Malaysia

KUALA LUMPUR: Nasi Lemak (rice cooked in coconut milk) has been selected as the icon dish in an effort to introduce Malaysian food, culture and holiday destinations to the Japanese Market. Tourism Malaysia in a statement today said the selection of Nasi Lemak was a part of the ‘Sudah Makan?’ (Have you eaten?) campaign launched on Sept 25 in Tokyo, ...

Read More »

李桑‧危機意識:旅途中,怎辦?!

去年冬天北海道千歲機場豪雪紛飛;飛機雖然準備就 緒,但依然在停機坪等待著航空塔的指示!時間過了兩個小時,終於飛機被牽到跑道上,可是機師遲遲不發動衝力,又等了一個小時,結果還是飛不起來!“但是其 它一些飛機卻可以起降!為甚麼我們不能?飛機師怎麼那麼沒用?”有乘客咆哮著罵機上的空姐!其間,也有乘客抱怨的說“為何不能開門放我們出去”!事實上, 我們雖不太懂航空法與移民法,可是乘客得尊重機師的權利啊!當然,機師還再嘗試了3次,但都無法飛起,因此正式宣佈放棄!機師解釋說“大雪很快的囤積在機 翼上以及干擾了機外的儀器,使到飛機無法準確掌握重量數據等!”這一折騰大家總共在飛機內呆留了6個小時。而李桑的直覺認為,這位機師的危機意識極強,他的判斷、決定與責任也包括了顧及所有乘客的安全!值得讚 賞!不幸的是,這時候竟然有幾位老闆級的團友揮起拳頭示意要毆打隨機的領隊;因為浪費了他的寶貴6小時!事實上,當晚的電視報導:該機場有148個航班因 為大雪而被迫取消起降! 旅遊本是生活的一部份;然而,樂極生悲的事故防不勝防!旅途中,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自我承擔人身安全是個人的責任!很多旅客自我意識是習慣左邊行 駛,結果在右邊行駛的國家越過馬路時,往往是險象環生、萬分驚險!可是在事件當下,旅客總會自辯“不是我的問題”,把事件的責任歸罪於導遊、領隊、旅行 社、機師或觀光景點管理處!假如旅客個人有危機意識感的話,會較善於掌控情緒與態度,會再三警惕自己;預防勝於治療! 挪威南部著名天然風景名勝“講壇巖”(Preikestolen)發生了一起意外:一名西班牙遊客成功攻上605米高頂後,獨自站在無人工防欄的斷 崖邊自拍,結果不慎墜落山谷,一命嗚呼!過後其家屬怪責有關當局,因為沒有在懸崖上設置安全圍欄而間接導致悲劇!挪威當局卻狠狠的回應說“講壇巖自上世紀 開放給觀光客以來,每年有數十萬遊客慕名到訪,可是這次不幸的意外還是百年來的頭一遭!關鍵是,那位仁兄根本沒有自我保護的危機意識感!”原來,挪威人維 京後代天性與隋性教育養成了與大自然共處的常規!挪威人相信任何的加工行為,將一舉糟蹋大自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而且,故意的人工護欄、醒目圍籬以及過於 叮嚀的告示牌恐怕更加會創造出“虛假的安全感”,這反而會鬆懈旅客本該具備的警覺心! 對旅途中預想不到的突發事件,一般旅客蒙查查不知該如何應變處理;大件事如仙本那綁架、韓國沉船、馬航失蹤、嚴重病毒感染等總會被提昇到國家級的危 機處理級別!然而,不是大事小事都關國家事啊!旅途中的沙塵暴、颱風豪雨、暴風雪、地震、海嘯乃至山崩地裂的天災所導致的危害,遇到了,“怎辦、誰來 辦”?!當然,旅途中食物中毒、水土不服、高山症、發高燒、跌倒骨折等都是個人得第一時間優先處理的事項;微者輕敷、重則送護!其實,遊客最沒有危機意識 的就是“錢包與護照被扒”;這也是最麻煩的突發事,因為辦理臨時護照文件很費時費力,而且不是所有在外使館都是那麼的平易近人! 台灣、香港、新加坡、日本的消費者“旅途安全和旅遊保障”是受立法監督的。所以它們的國家旅遊局,甚至旅遊公會都無時不具備危機意識感;它們一直都 在通過各種資訊管道來教育旅遊消費者有關“旅遊注意事項”:其中如何做個文明旅行者、入鄉隨俗等的教養問題也被觸及!萬一遇到緊急突發事件,該先聯絡哪 裡?如果遇紅色警報,如何撤離?當然,所有你的損失,它們都會協助你向旅遊保險索取合理的賠償。 大馬旅客可就沒有那麼的好命了;就算你參加的旅行團正在國外走著行程,可是在國內的有關旅行社突然宣佈倒閉,導致國外地接社可能在途中放棄接待,那 你得自己保重!千萬不要坐在地等待政府、甚麼公會的來打救你;對不起,因為這“等待”不出現在你的處理危機概念條例裡!你詞典裡寫的是“醒目點,隨機應 變”!(星洲日報/蘋果看世界‧作者:李桑‧蘋果集團董事經理) 點看全文: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2442?tid=38#ixzz30AFSq7mW  HD

Read More »

Reshuffle at Tourism Malaysia

PUTRAJAYA, 25 April 2014: A reshuffle of Tourism Malaysia’s top management took place, earlier this month, involving the positions of deputy director general (Planning) and deputy director general (Promotion). The changes took effect 1 April. Dato’ Haji Azizan Noordin, who has served as Tourism Malaysia’s deputy director eneral (planning) for the past six years now heads divisions under the ‘promotion’ ...

Read More »